2009.12.1馬總統召開棒球國是會議
爛泥堆裡滾不出一頭乾淨的豬
冷眼旁觀看政府召開棒球國是會議及相關結論
2009.12.5 國王昭書
棒球從來就不是「國是」
台灣棒球走到今日,要令人說什麼呢?
我不管政府討論什麼法案,制定什麼規定,甚至「呼籲」什麼,我都不信。
我向來不相信政府任何「呼籲」,因為那只是掌權者只說不做的代名詞,不分政黨,藍綠皆同。
「棒球國是會議」更不是什麼新鮮的名詞。
「棒球國是會議」早在民國八十年唐盼盼先生擔任棒球協會理事長時就開過,時至今日也將近有二十年了,報告洋洋灑灑,結果束之高閣。棒球環境變好了嗎?
職棒也二十年,學生棒球聯賽開辦二十一年了,結果呢?
棒球在台灣到底是什麼東西?
是政客操弄提升民族情緒和尊嚴的春藥,還是黑道組頭予取予求源源不絕的斂財工具?
打棒球的選手在台灣到底有什麼樣的社會地位?
二十年!二十年!一個人有幾個二十年?哪個國家能胡搞二十年?
召開「棒球國是會議」?我有沒有聽錯?
我到公共場所放個屁都聽得到聲音,聞得到臭味,人人掩鼻疾走,我放屁貨真價實,頂多是不太禮貌和衛生而已。
「棒球國是會議」會不會是另一場打假球的開始?搞得計畫洋洋灑灑,錢亂灑一通,只是由政府帶頭的打假球,到頭來揮霍金錢一堆卻一無所獲?「棒球國是會議」比我放個屁還要不值得。我放屁還不用花納稅人半毛錢哩!
我不是潑冷水,否則大家走著瞧吧!
因為在台灣,棒球除了贏球,出國打贏比賽之外,何時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政策?
棒球從來就不是國是!所以會議當然就是多餘的。
球迷很可愛,還自發上街大遊行!
2009.11.29職棒球迷發起「搶救職棒」大遊行
少棒根爛掉,職棒當然賭
為何要開國是會議?還不是賭博放水搞到人人皆曰可殺,打假球打到美日棒壇側目相看,外國報章媒體都大幅刊登出來,怎麼樣!台灣怎麼會走不出去呢?台灣怎麼會沒有國際能見度呢?政府花錢搞宣傳買廣告或是老共搞統戰都比不上我們職棒打假球來得快速有效多啦。
我不談職棒,因為職棒賭博放水是台灣棒球從根基爛到最後的終極必然結果。職棒不出事,我還覺得奇怪哩。
回歸到最基本的少棒開始。
台灣的少棒訓練絕對是嚴格出名的!早期甚至可以用「殘暴」來形容。因為我們堅信「小時了了,大時不得了」,英雄必定出少年。
但是為何一個棒球選手,從小到大完整的經歷了三級甚至四級棒球,許多選手國手資歷更是豐富,為何進入職棒不出幾年就立即陣亡?組頭電話一約,鈔票一灑馬上投降?大家痛恨黑道及組頭,選手收錢放水更是人人皆曰可殺,但是我不懂,我們的學生棒球養成教育在幹什麼?選手都是白癡加文盲嗎?學校從小學教育學生最基本的「生活與倫理」,中學教「公民與道德」,選手都學到哪裡去啦?
因為我們的少棒有一個好美化的名詞,叫做「競技」,一切為競技,一切為勝利。比賽沒成績,一切都是屁!為何從小無時不刻「競技」的運動,長大居然成為賭博放水的最好朋友?
如果少棒觀念就出大問題,長大焉能不涉賭不放水?
「生活與倫理」和「公民與道德」都比不上球隊的勝利
台灣從少棒開始,棒球就只是學校「棒球隊」的棒球,從來就不是「大家」喜愛打棒球小朋友的棒球的棒球。不管你的學校棒球隊名聲多麼響亮,棒球就只是學校極少數棒球隊才可以玩的生存遊戲。就連因王建民而大紅大紫的台南市崇學國小棒球打擊練習場平時永遠上鎖,還立上告示牌警告隨意闖入的人。其他不是棒球隊的小朋友連一步都別想踏進去,遑論享受玩棒球的樂趣。連崇學國小都如此,其他學校呢?
崇學國小打擊場嚴禁棒球隊以外人員進入
棒球場對少棒選手而言,彷彿就是「羅馬競技場」,選手被訓練成只會格鬥的武士,別的球隊的小朋友都是獅子老虎般的猛獸,只有全力把它們都殺掉才能生存。武士格鬥勝利就能得到觀禮台上皇帝的嘉勉,這時的皇帝有可能是校長或是縣市長,甚至是總統府裡的國家領導人。
武士格鬥只有擊倒殺掉敵人,只有獲得勝利,才可以生存,打棒球就可以免試升學,就可以吃住練球都不花一毛錢,完全公費。輸了武士就會被獅子老虎吃掉,球隊就沒有補助,球隊就會解散!小朋友就沒有棒球打。好可怕!我們從小的棒球比賽哪裡需要「生活與倫理」或是「公民與道德」?
「幹掉對手!」這就是我們棒球選手從小獲得的至高無上教育和觀念。
以前學生三級棒球到美國比賽拿冠軍回國都「照例」進總統府由總統召見訓勉。召見訓勉完是不是就是將來一帆風順的萬靈丹?對不起,將來生活工作不順利的一樣好幾卡車,遊走在社會底層的昔日國手更不計其數。
我常懷疑一個從小到大都打棒球的小朋友,在台灣到底有具備什麼程度的教育水準,如果不打球時,如何面對這個社會。對不起,我這樣問好像在問非洲國家的難民,但是我不得不這樣問。
前一陣子教育部希望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做類似基本學力測驗的抽測,舉國譁然,認為這樣會加重國小學業惡性競爭,但是我反而認為現今台灣各級棒球選手該每兩年就做一次學力評鑑,中學六年中做三次。尤其是「傳統強隊」和全國前十六強更應徹底評鑑。看看到底台灣棒球選手的學業程度和知識水平到底爛到什麼程度,以致於打職棒時只會聽任黑道組頭和鈔票的擺佈,完全沒有任何道德法律和社會責任的一點點最起碼的良心和承擔,也對自己的職業沒有一絲的敬重和理想。
球迷代表與政府官員達成的三大共識
球迷行動聯盟提出救棒球必須結合文化、教育和體育、向下紮根,這個意見很好。政府也同意這三大看法。
但是我不得其解的是文化和教育這一環怎麼做。發發講義,考考試就有文化?
由政府來?我單刀直入的講好了,到時錢怎麼花?用錢可以買文化?
學生自己想打棒球,形成自主風氣,就是最根本的棒球文化。學校不准,學校是不是就直接扼殺了棒球文化?學校對棒球的教育就是「本校禁止打棒球」,要打球請轉學到有棒球隊的學校。這是教育?請問總統,該校校長該當何罪?教育部長有何應對政策?這種事情每天在台灣發生,這種事情也不是體委會主委戴遐齡能解決的。
台灣的棒球文化根本就是學校內被嚴格禁止打壓,對外國球隊比賽時又被刻意放大炒作,這根本算不上半點文化。台灣棒球只有看熱鬧的份!
如果政府有補助,是不是還是那幾支傳統、重點、明星的球隊拿走補助?
或是根本無意組隊,或是政府教育部硬塞一堆球具和經費給一些不知名的學校,然後這個學校草草組隊一兩屆就無聲無息的消失了,剩下庫房一堆棒球用具和花不完的經費?
反正學校老師校長主任不痛不癢,因為錢不是花他家的。也不會受任何處分,薪水退休金一毛不減,小朋友想打棒球?因為球隊已解散,所以本校不准。
我看過多少已經沒有棒球隊的學校庫房有一堆棒球用具,小學生望眼欲穿得想玩棒球就是不可以,這是棒球教育和文化?向下紮根?
這個會議是不是要變成另一個灑錢會議的開始?
我想我最好奇的是:如果我們有能力讓全台灣各級學校加起來佈滿數千條速維龍跑道,為什麼沒有最基本能力提供小朋友打棒球的空間?
每個學校只會高掛「本校操場禁止從事棒球運動」,這一點障礙都無法突破,這樣如何從事棒球教育?如何讓學生在體育中接觸棒球?如何向下紮根?如何擴展棒球文化?
第一關就不及格,一切都是屁!
我先斷言,會白開啦!
傳統球隊的心態和框架不除,一切免談
大家的觀念還是先限縮在既有的「棒球隊」或是「傳統強校」的框架裡。想要新組隊的學校也想把自己擠進「傳統強校」的圈子裡,這樣才是有績效。最好大家都變成2009年的桃園龜山少棒,進軍威廉波特,這樣多有面子!全台灣從頭到尾數得出來的就是那幾支少棒強隊,這樣奢想有「棒球文化」?作夢!
「傳統強校」的另一殘酷事實就是----「功課很爛」。鄉下球隊小學就開始住校,練習一久,功課自動變爛,反正父母也不在身邊,教練永遠對比賽成績看得比功課還重,因為事關教練的飯碗。尤其國中開始練球占掉半天,晚上還要晚操,早上到教室上課時補眠,有複習功課的機會嗎?功課必定很爛,但是人人真的都是球技超強,將來必定進入美國洋基隊領高薪嗎?這就是我們最深切的棒球教育?文化?
在台灣很多小朋友打棒球從小就住校
有些縣市全縣只砸重點在一兩支球隊,美其名叫做「重點學校」。小朋友參加棒球隊就像簽了賣身契一樣。學生國小開始就一律住校,白天晚上狂操不止,比賽成績輝煌耀眼無比,對縣教育局而言,績效良好,更可到全國大賽嶄露頭角,上電視;最好還能到威廉波特拿冠軍。校長縣長多有面子啊!風光十足。但是全縣全縣十幾萬個小朋友只有這幾個會打棒球?只有「重點學校」的學生才能享受到棒球資源嗎?縣政府才不管。老子是公務員,棒球選手以後完蛋是你家事,政府花錢補助就要有成績和名次,要的是眼前的績效最重要。
就拿總統府所在的台北市就好,台北市那麼多年來有幾支少棒隊?打了半天就是那幾隊,福林、東園、社子,五支指頭數不完,這樣叫向下紮根?當年的永樂、太平、士林、老松、永春、西園、萬大少棒都到哪裡去了?以前光是士林區球隊就殺的難分難解,現在哩?我就不相信台北市的小朋友都不喜歡打棒球;或是台北的小朋友出生時棒球DNA自動消失,以致於成長時期無法打棒球。如果台北只要三支少棒隊就可以代表一切,那台灣還需要發展棒球嗎?
台北市可以花上近千億元搞一條一天到晚出包的內湖捷運,和塔柱歪斜停駛的貓空纜車,就是沒錢搞少棒?蓋少棒球場的工程困難度和土地使用面積會比捷運和貓空纜車還難還多嗎?
高雄市也好不到哪裡去,大同少棒老早就消失無蹤了。除了復興國小以外,打了半天老是河濱、鼓山、鼓岩、旗津這幾隊輪來輪去,你解散換我組隊,你組隊換我解散,好像在打太極。這幾年多了一支中正國小,勉強維持一個樣子。高雄市政府好像多存在幾支少棒隊財政就會垮掉一樣。發展少棒會比搞一條天天賠錢的高雄捷運還花錢嗎?
高雄台北都可以搞世運和聽障奧運,工程浩大風風光光,但搞少棒就是鴕鳥烏龜,裹足不前?
台北和高雄這兩個院轄市到底在搞什麼鬼?
日本東京上千支少棒隊,論各種條件日本東京都會區都比台北嚴苛,但是日本可以,台北市有什麼藉口?東京超過上千支少棒的基礎,逐級而上,培養廣大的棒球人口,才能將每場職棒將近五萬六千人容量的東京巨蛋場場塞到爆滿。台灣蓋巨蛋,若以台北僅僅三支少棒隊的發展,對不起,台北巨蛋一定是蚊子蛋!
棒球國是會議其實不用開,走出總統府,先解決台北市的問題,再來解決全國的問題吧!
說穿了:就是績效心態毀了少棒。少棒毀了,其他還要玩嗎?
但是大家都還在努力的大搞「傳統強隊」。只是每年出頭的球隊不一樣而已。
四十年前的台東是紅葉,十年前的是南王,現在是泰源,名稱不變,骨子裡的想法做法都一樣。台南市三十年前的是協進(巨人少棒),二十年前是公園,現在是崇學,因為崇學出了一個王建民。
台南縣自從出了善化少棒以後其他少棒就完蛋了,直到十年前又組了歸南少棒,但是目標都是在搞「傳統強隊」。
三十年前的嘉義出了朴子少棒,拿到威廉波特冠軍,還出了一位18K選手陳昭安,棒球就在嘉義縣遍地開花結果了嗎?
台中市金龍少棒曾是全台灣最大的驕傲,也是台灣第一支在LLB世界少棒聯盟威廉波特奪冠的球隊。以後奪冠的球隊嚴格來說都是台中金龍少棒隊的徒子徒孫,但是台中市近二十年來就是大仁和力行兩支少棒隊,雖然台中市太平少棒曾兩度獲威廉波特冠軍,但是1993年被世界少棒聯盟以組隊方式不符規定被取消代表權以後就消聲匿跡了。就算台中市現在有兩座標準棒球場,少棒發展又如何呢?台中市七期重劃區炒作的也差不多了,有生出一個少棒專用球場嗎?台中每個想打棒球的小朋友都有球可以打嗎?
台北市青年公園少棒球場舉行2009年LLB亞太區選拔賽時,一陣大雨讓球場的醜態完全原形畢露,別忘了,台北還是我們國家的首善之區耶!
全台灣到底蓋了幾座少棒專用的球場?連小朋友安心快樂打球的地方都沒有還叫「國球」嗎?
我們對於少棒中傳統強隊的觀念和架構還要嗎?球技爛一點,但是大家都可以來玩棒球最重要吧!
蓋幾座這樣簡單、乾淨、平整、安全的少棒小球場要花政府幾個錢?
學校教練所負責任以及待遇、地位和保障不成比例
棒球校隊在學校最大的主導權就是校長,但是對選手生活言行影響最大的卻是教練。尤其對從小就住校打球的小朋友而言,教練等同於父母一樣,無時無刻在影響選手。但是學校棒球隊在台灣往往比賽連續輸個幾次,上級補助款減少,後援會無意資助時,學校就會用盡各種理由將棒球隊解散,另外再找別的名堂來玩玩。屆時棒球教練就會失業!好可怕!教練為了怕失業,所以拼了命很「認真」的練球。應該說很認真的「操」小朋友,有操就有成績,操不夠教練就會滾蛋。如果選手素質不夠好,沒關係到別的地方或原住民部落去買小朋友來「操」。條件是吃住免費,球隊供應,外加以將來可以出國比賽成為國手等光環利誘。好像是在買豬肉秤斤論兩一樣,這都是棒球界公開的秘密。禮拜六禮拜天教練還要加班帶球隊南征北討,寒暑假學校老師出國旅遊,薪水一毛不少,但是教練您自個兒帶球隊曬太陽,還隨時擔心失業。
學校教學成效不佳,甚至自身品德已經無法為人師表,從事教職時,我從來沒有看過哪個老師校長主任被革職的。甚至今年高雄縣還有犯下性侵的老師還被學校教評會續聘教授「公民與道德」,真是台灣奇蹟。我周邊國中高中老師課後在校外私下開補習班賺錢的現今還大有人在,前總統阿扁的母校台南一中教授數理熱門科目的老師更是比比皆是,人人在外兼差補習,競相撈錢。這些人都嚴重違規甚至違法,為何口袋滿滿全都沒事?但是一個學校棒球教練只要連續戰績不佳或犯一點小錯就有可能滾蛋走人,既然台灣將棒球和學校綁在一起發展,既要教練教球技又教品德,為何教練待遇和地位以及保障何其低落?
帶隊方式頗受爭議的鐵血教練王子燦
善化國小前教練王子燦雖然打小選手被家長錄影存證上了全國新聞頭條,終究丟了飯碗,現在到屏東縣富田國小重起爐灶。但是他在善化國小多年的職務竟然是「工友」,不論王子燦的社會評價如何,他對棒球仍有一定的貢獻,但只能是「工友」嗎?王子燦打人就丟飯碗,中華民國有哪一個老師打人被革職的?為何只拿王子燦開刀?學校老師打人可說是學生頑劣,老師用心良苦,王子燦打人就是罪該萬死,這是什麼道理?王建民的崇學國小教練劉永松教球多年,一直是「外聘」職缺,「外聘」就是後援會出錢付你教練薪資,沒有年終獎金也沒有考績獎金,也沒有像公務員會升等調薪。但是卻隨時可以叫你滾蛋的意思。直到西元2000年崇學少棒拿到全國冠軍,並且奪得PONY小馬聯盟冠軍才獲得學校一個正缺,也是「工友」。我們的政府可以天天吹捧王建民,卻叫他的小學教練去當工友,這也是「台灣之光」嗎?台灣打棒球退休的最佳出路除了台北市養工處鋪馬路顧抽水站以外,就是學校「工友」嗎?而且當「工友」還要先獲得世界冠軍才有喔。
王建明啟蒙教練崇學國小教練劉永松
同樣是在學校教育單位,為何一個教練所受待遇和一個剛從師院畢業擔任教職的老師就天差地遠?光看到教練的薪資這樣低落微薄,這樣如何說服讓廣大的家長讓小朋友安心的打棒球?堂堂中華民國即將邁入開國一百周年,何以對待棒球教練如此苛薄,如此名不正言不順,像個私生子一樣被對待,何以能夠指望教練指導選手正確的人生觀?將來才足以應付如豺狼虎豹般的職棒賭徒?
從小重視球技平庸的棒球人才發展
棒球菁英只是選手中的百分之一,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的平庸人才是棒球發展重點,不去重視這百分之九十九,只是從小極力吹捧這百分之一的精英,對大局發展有用嗎?大家吹捧菁英,組頭黑道也一樣一併鎖定價碼下注,隨時伺機下手。
台灣的少棒菁英中途陣亡的實在太多了!很多大雞慢啼型的反而細水長流。
台灣棒球最大的問題不在職棒,而在基礎棒球的參與人口實在太少了。如果參與人口擴大十倍,組頭下注和買通選手的風險就擴大十倍,十倍好像很多。對不起,我舉個例子。今年2009年日本沖繩島參加甲子園地區賽報名的高中球隊就達六十五隊,我們全台灣高中聯賽也從來沒有搾到六十五隊參賽過,沖繩島全島人口才幾個人,高中人數不到五萬人,全台灣竟然比不過一個沖繩?
沖繩島六十五隊最後只有一隊可以到甲子園參賽,為何弱隊還要打破頭陪榜參賽,長他人之志?日本人都比較笨,浪費金錢和時間去完成一個永遠不可能達到的任務。這就是文化、教育和體育、向下紮根的綜合表現。這些平庸的學生不管球技多差,都有和菁英同樣同場競技的機會,日本透過每年兩次的甲子園全國大賽,一次又一次的將棒球推廣到日本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個高中學生當中。
日本和美國在國中國小階段全部是所謂社區棒球,完全沒有所謂全國大賽的目標,政府也不會去主導。日本小朋友不會由東京跑到福岡或是北海道去比賽,就是很在地化,社區化的棒球。美國社區棒球更是徹底,小朋友就是盡情享受棒球的樂趣,球場的數量充足和設備完善不說,各項比賽時志工裁判和場務人員從來不缺,家長大家競相參與,可以減少大量金錢開支,因為他們目標很明確,小學的年齡就是要排除一切障礙讓小朋友親近棒球。人家少棒在搞遊戲,我們卻是在搞競技。兩相比較,高下立判。
要開始有系統的校隊運作練習和競技,美日都是在高中才開始。也因為美國和日本有廣大而球技平庸的棒球選手,將來散落在社會各階層,成為國家棒球發展的最大支柱,假日成為球場志工,推展社區棒球運動。如此一來,真正的棒球菁英才更能凸顯出它的價值,領取高薪。
但是反觀台灣,既沒有社區棒球,也沒有長遠完整的學校棒球推廣計畫,全部都是即興式的,一切仰賴政府計畫補助。棒球國是會議我看恐怕脫離不了這種即興式的討論和決策。
小朋友應該快樂無比的打球
小時候拼命為國爭光,長大搏命放水打假球
小時候最該無憂無慮,快快樂樂打棒球的小朋友,在台灣要為學校拼榮譽,要為縣市長爭面子,最後還不能辜負全國人民期望的為國爭光,這算什麼少棒?這等於叫一隻螞蟻背著大象打棒球,小孩子會快樂嗎?我們的方式老早就背離了少棒發展的宗旨,但是當年隨著我們的少棒隊在美國威廉波特一場又一場的勝利,全國上下好像注射了海洛英一樣,已經成癮而無法自拔。其他球隊不是效法冠軍隊,發下:有為者,亦若是!的豪情壯志,從此小朋友就過著狂操苦練的生活,直到冠軍到手,坐上飛機出國比賽,才有人生意義。另一種就是乾脆解散球隊,老子玩不過你們所以不玩啦!
台灣學生從小參加棒球隊,除了從此就就沒有正常的課業生活以外,連運動也只是單單棒球一項。美國常有雙棲甚至三棲的職業運動員,很多選手在高中或大學時期在棒球之外另外是藍球、美式足球、冰上曲棍球、排球、網球運動明星不等。因為從小開始運動就是球季分明,一種運動的球季頂多半年就完全結束。各種運動季節以外的時候該項運動完全是充分休息,相對也可以接觸到多種運動。台灣學生棒球全年無休,最後功課爛,身體壞,長大要拿什麼競爭?
美國很多棒球選手同時也是美式足球好手
這樣的日子延續到國中,高中。每天無止盡的練習,只為了為國爭光。表面看似風光,媒體競相報導,實際上我們的棒球選手好像完全生活在共產國家北韓一樣。有些選手後來進了大學以後,發現外面的世界完全不一樣了。但是因為離開正常的課業已經太久了,程度實在和一般學生有著天地般的差距。有些人開始會自我思索,這樣日復一日的練球生活是為了什麼?
到了進入職棒以後,發現待遇和環境極不穩定,如果受傷,前途馬上完蛋。有些選手甚至沒有簽約金,或是月薪三萬多元,更離譜的還有一個月簽約一次的選手。面對不知有幾年可以打球的忐忑心情,台灣職棒這種搞法豈不是開門揖盜,歡迎組頭賭徒來包養選手?這樣選手怎麼會不打放水球呢?
職棒選手和其他行業極不相同,簽約金就是退休金,是選手最基本的保命錢。黑道叫小弟去幫老大頂罪都會給安家費,我們的職棒選手有一堆沒有簽約金,卻要叫選手為球團賣命,台灣職棒真不如黑道?那請李文彬和洪瑞河下台,直接請四海幫或天道盟老大來擔任職棒主席好了,台灣職棒反而可能會好一點。選手也不會放水打假球,敢放水老大就直接下令亂槍打死,第二天昭告天下,反而更有公信力。保證職棒立即弊絕風清,不必等到台灣無能的司法系統來介入卻又永遠辦不出結果,也查不出真相。永遠在凌遲球迷、選手和全國人民,真正大尾的卻永遠消遙法外。教育部對教練刻薄,職業球團對選手壓榨,台灣的棒球選手真是可憐又偉大!
孔老夫子如果活在現代,打職棒大概也逃不過組頭黑道的美色金錢誘惑以及槍口子彈下的威脅,說不定也成為放水一族啦!命運如此,「至聖先師」到時就變「放水先師」!哈哈哈哈哈!
美日國家小朋友快樂打棒球,球技、課業知識一併成長,在球技之外還另有自己的專長。長大如果技術水準足夠進入職棒則全力拼球技,我們小時候拼競技,長大進入職棒搞放水,我們到底在幹什麼?
根基早已形成一堆爛泥
台灣職棒走到今日,實在不是一兩天或是一兩個人造成的。
當年無知、鄉愿、放縱外加自大和整個社會民族主義的推波助瀾,根本無視於美日的棒球體系和發展,只想在三級棒球時自己搞冠軍。等到台灣職棒成立時,所有積弊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時候,選手除了打棒球無一專長。職棒放水賭博只是最後的結果,無可避免。
一切皆因少棒而起!
少棒是建立人生信念的最基本開始,是塑立一位棒球選手基本人格的開端。
少棒絕對不是比拼球技,好勇鬥狠的野蠻叢林。但是我們都錯了,我們能改正多少?棒球發展在台灣從來就不是國是,我們可以蓋高鐵、搞捷運、蓋機場拼選舉一擲萬金面不改色,但就是不能多蓋幾座少棒球場,多給選手一些人文素養的薰陶,給予一些最最基本課業程度的要求,我們有努力過嗎?從來都沒有,想都沒有想過。這樣的棒球發展會有根基嗎?
先把少棒搞好再來談。
職棒?中華職棒如果能夠撐五十年的話希望那時候會是完善的。
我們可愛的球迷希望能夠結合文化、教育和體育、向下紮根,但是我們實在是根基已爛,爛泥堆裡根本滾不出一頭乾淨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