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棒球國小朋友張旭廷揮棒
小朋友打棒球目的是為了什麼?
2009.11.5 國王昭書
我喜歡帶小朋友打棒球,非校隊傳統模式的棒球隊和練習,因為充滿了不可預知的變數和樂趣,卻又能時時保有小朋友對棒球的熱情。
但是我們有沒有深深的想過,
小朋友打棒球是為了什麼?
是為父母的期望而打嗎?是為個人的喜好而打嗎?是為獲得他人欽佩的眼光而打嗎?還是為了進入棒球更高階的殿堂而打呢?
為什麼?為什麼?
從小朋友第一眼看到棒球,愛上棒球,走進球場練習,經歷身體痠痛,辛勞,風吹日曬雨淋,放棄玩樂的機會,平時仍有要面對越來越重的課業壓力,甚至父母堅決的反對,仍不放棄棒球,為得是什麼?
那麼多運動可以選擇,好玩有趣的活動何其多,電腦遊戲不玩,為什麼偏偏選上棒球?
這種花費昂貴,訓練耗時,在台灣場地難尋,處處被趕,又容易運動傷害,折損率又高的運動,小朋友卻堅持參與,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為什麼?
小朋友是單單對棒球運動的熱愛,無怨無悔的熱愛?沒有理由就是愛棒球?
是希望穿上炫麗的棒球服,代表學校出賽以獲得他人羨慕的眼光?
是希望搭飛機出國比賽為國增光?增廣見聞?
是因為希望像中華職棒的球星一般風光?或是加盟日本職棒隊?甚至希望像王建民一樣能踏上職棒最高殿堂,活躍MLB美國大聯盟?
還是只為了最基本的逃避現實課業的壓力?
或是根本只是對棒球最單純的喜愛,只要有棒球玩,一切都心滿意足了?
是為自己?是為他人?或是為了一個遠大的夢想?
為什麼?為什麼?
他們以誰作為學習的目標?
從早期的李居明、黃平洋、陳義信、郭泰源、郭源治到現今的潘威倫、張泰山、陳金鋒、曹錦輝、郭泓志、王建民?
小朋友又以以什麼團體作為追求的典範?
CPBL中華職棒?NPB日本職棒?MLB美國大聯盟?
從令全國棒熱血球迷激情、亢奮、嘶吼的職棒二十年冠軍,不到24小時變成舉世震驚的打假球放水事件,從本土選手、旅美投手到日籍總教練通通涉入,情結越滾越大。
也許我們都是飽經世故的成年大人,也許我們從職棒元年到今多次賭博放水打假球事件已經習以為常,甚至見怪不怪…………………
中華職棒曾是多少小朋友的最愛,雖然實力和環境不如美日球隊,但是中華職棒有我們自己的球星,有我們熟悉的環境,有我們每天都可以親自觀賞的球賽,是我們自己辛苦創立,走過二十年的職棒。
有多少小朋友相望自己長大也能夠親身投入中華職棒而無怨無悔的練習棒球?
但是但是我們如何教小朋友去面對這樣的背叛和欺騙?
如何教他們面對自己喜愛的球星希望破滅和痛苦?
小朋友在學校同學親友間再也不敢提起自己所支持的中華職棒球隊和球星時,這樣的心情我們大人如何體會,如何去彌補小朋友?
小朋友曾經有夢,我們不但不能幫忙圓夢,還將它變成惡夢!
究竟什麼才是真的?
這讓我想起今年2009LLB世界少棒聯盟亞太區選拔賽在台北舉行的情形。
中華隊雖然一路過關斬將,但是我毋寧說其他很多參與的球隊小朋友更讓我們看到小朋友玩少棒的精神。
記住,少棒對小朋友最大的意義就是單純的玩,不是為了訓練。更不是職棒幼幼軍魔鬼特訓班!是Play不是Training。是公民參與的教育,而不是培養天下無敵的霸氣。Just for fun!就對了 。
2009年參加LLB威廉波特簸賽的龜山少棒
就以最近的例子來說,今年龜山國小少棒參加威廉波特的少棒賽精彩的表現不知鼓舞了多少國人參與棒球的熱情,尤其冠軍賽打到即將結束,中華隊仍然落後時,小將歐晉傷心的眼淚透過電視轉播不知感動了多少人。這是小朋友最純真性情的流露,完全沒有絲毫作做。
但是如果你想一想,這一批令人感動的龜山小將十幾年以後加入中華職棒,突然有一天被檢調約談,變成職棒打假球的涉案人物,成為夜夜和簽賭集團把酒言歡的主角,你心中作何感想?
你能想像哪一天萬一新聞報導簽賭組頭請龜山小將歐晉、宋文華上酒店找小姐玩3P的景象嗎?你能想像如果高宇杰、李承杰賣搖頭丸被捕的鏡頭嗎?
龜山少棒投手歐晉
擊出全壘打受到隊友歡呼慶賀的龜山少棒宋文華
兄弟的莊宏亮曾是多少小朋友心目中的偶像,旅美的曹錦輝更是多少人瘋狂追逐的目標,才短短幾年,為何今日如此?
重點是,他們都還那樣年輕,為何如此快速墮落?
難道培養小朋友打棒球就是為了將來幫酒店衝績效,為職棒簽賭的組頭找尋源源不絕的「大咖」角色?建立台灣成為世界最大的職棒簽賭共和國?
小朋友從踏進棒球場玩棒球的第一天開始,目的是為什麼?
我們大人創造了什麼樣的環境在等待並型塑他們?
假球案爆發以來,我每日左思右想,什麼樣的棒球才是最純真的?
我想了想想了想…………………
小朋友的棒球最純真 !
不必是校隊校長績效的競爭,不必是縣市代表隊縣市長的面子之爭,更不必是國家代表隊國族的激情和瘋狂,這些都別有目的,賦予太多大人的私利和不必要的操作空間!
單純的小朋友三五成群吆喝而來,一支球棒一個球,幾塊磚頭當壘包,沒有完善的球具和球場,沒有什麼經費,有時吵吵鬧鬧,但是玩得不亦樂乎。贏了就笑,輸了就哭,真情流露,沒有虛假。
天黑了,母親到球場趕小孩子回家吃飯就散場,輸贏早就隨眼淚和笑聲拋在一邊,大家相約下次再來,這樣才是真正的棒球。
小孩子不就是應該這樣子玩球嗎?
台灣棒球已經多久沒有打棒球這樣的單純呢?
鄉下一對兄妹拿球果充當棒球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