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世界冠軍
林西田 林智翔、張志偉、周春發、宋肇礎、李佳彬、王智煒、鄭嘉明 王子燦
蘇哲毅、黃建超、黃仕豪、張帥文、王志昌、陳俊庭、胡仁偉
中華少棒獲得最後的冠軍後,已無法再進軍威廉波特,現在,該是讓孩子們卸下負擔,好好地享受玩球樂趣的時候了!
1995年8月初
威廉波特(Williamsport)在平時只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中北部的一個小鎮,位於哈里士堡北面一二一公里,濱臨薩斯奎漢納河畔;居民還不滿四萬人,主要的商業活動是皮革與金屬製品、傢具、及紡織品等。但是自從一九三九年Carl Stotz先生於此地創立了少棒聯盟,威廉波特五十多年來便成為世界少棒聯盟(Little League Baseball)的所在地與代名詞;每到八月, 包括了ABC及ESPN的轉播人員與來自美國與世界各地逾十萬名遊客便源源不絕地湧入這個小城,Howard J.Lamade體育館在忙亂地裝修與佈置中充滿 著慶典的氣息;遍及全球91個國家的二十萬支球隊在經歷了一年的友誼較勁後,終於選拔出八支最有團隊默契與實力的隊伍;八月二十日 ,第四十九屆世界少棒錦標賽(Little League World Series),全世界最大的棒球夏令營,在威廉波特正式開幕了。
由王子燦教練領軍的台南善化少棒隊,於七月參加於雅加達舉行的遠東區少棒錦標賽;最後在冠軍賽以七比一的比數擊敗戰績八勝一負的日本代表隊,以九戰全勝的戰績拿到了遠東區代表權。 王子燦 先生於善化國小擔任教練已有十年的時間,他也是善化於1990年奪得世界冠軍時的總教練。
8月21日
第一場,中華少棒隊旗開得勝以五比一擊敗代表拉丁美洲的多明尼加少棒隊。這場比賽雙方的投手表現都十分傑出,善化隊投手鄭嘉明僅被擊出七支安打而且無保送,只在六局下半被對方以三支安打得到僅有的一分;而多明尼加的王牌投手Santiago Heredia也有六支安打、十一次三振與四次保送的優秀表現(對於少棒投手來說,這的確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成績。但是想想看,他面對的是中華隊,中華隊欸),唯一的敗筆是四局:兩人出局後被失誤及連續安打丟了三分。善化中外野手李佳彬於五局打出了一支陽春全壘打,鄭嘉明與林智翔各有一支二壘打的表現。
8月22日
十二比零,中華代表隊慘墊代表歐洲區的沙烏地阿拉伯,替國人出了中沙斷交的一口惡氣,好啊!比賽在四局下半就提前結束,善化王牌投手林智翔投出了十二次三振(不用我們提醒你這代表什麼了吧),一直到第四局才被擊出全場僅有的一支安打。而且自己就敲出了一壘打、二壘打、全壘打各一支與三分打點,真不愧是ACE!四棒捕手張志偉也在一局下打出一支兩分全壘打。
8月23日
加拿大少棒隊一局上便先聲奪人攻下兩分,但是還是無法阻止中華隊的重砲攻勢。十二比二,又是四局提前結束。林智翔繼續昨天的英勇表現,單場打出三支全壘打平大會記錄。還要再加上一支二壘打與六分打點;三壘手黃仕豪、游擊手鄭嘉明也各有一支全壘打,勝利投手是周春發。善化少棒隊以三戰全勝的佳績獲得國際組預賽冠軍,將與預賽第二名的多明尼加少棒隊爭奪國際組冠軍。
8月24日
與21日一模一樣的陣容,但多明尼加隊出乎意料的優異表現使得善化在這次大會遭遇到了真正的勁敵。總教練王子燦在賽後接受訪問時還餘悸猶存地表示:「這是第一場我覺得可能會輸的比賽……」零比零一直維持到六局正規比賽結束。蘇哲毅一上場便遭觸身球,下一棒王智煒適時擊出安打攻佔一二壘;八棒黃建超揮擊出了右外野深遠的高飛球,蘇哲毅趁勢攻上三壘;而Heredia卻於此時投出了致命的暴投,使善化攻下了這次大賽最珍貴的一分。多明尼加在七局下反攻無效,一比零,延長七局勝。善化少棒隊拿到了冠軍賽的門票。
Santiago Heredia被善化打出四支零星安打,無保送,三振八人。而善化先發投手鄭嘉明七局內只被擊出一支安打,無保送,全部只面對了二十三位打者(善化有一次失誤)。棋逢敵手,真是精采!
8月26日
世界大賽冠軍戰是由美國組冠軍與國際組冠軍參加(美國佬輸怕了,不得不弄出這種奇怪的賽程,免得自己辦比賽卻給外國人玩)。
美南隊分別在21日以十一比十勝美東、22日八比二勝美西、23日一比十輸美中,而以二勝一敗的成績與美西並列美國組預賽冠軍。24日的決賽美南 隊再以三比一擊敗美西,帶著無數家長們的殷殷期盼進入冠軍賽。
結果如何呢?經由美國當地時間三點三十分ABC World Wide of Sport的現場 直播,全美國的家長們親眼目睹了他們打社區少棒隊的小孩子,如何被咱們少棒王國培育出來、訓練有素的中華善化隊像揉麵粉一般的痛擊、教訓,教導那些小鬼頭什麼才叫真正的棒球。十七比三四局提前結束,中華少棒重新奪回世界冠軍;現場四萬一千八百位美國人(兩百人是咱們的啦啦隊啦!)唯一感到欣慰的是美南隊在四局下靠兩支一壘打與投手Wardell Starling的全壘打拿下三分。「中華台北隊從七月以來一場比賽被得到的最高分數」,了不起吧!
先發投手林智翔全場投出了十一次三振、四支安打無保送。而且單場擊出了兩支全壘打,整次大會六支全壘打的成績打破了可惡的麥克林登(Lloyd McClendon)在1971年創下的五支全壘打記錄。游擊手鄭嘉明也有一支全壘打與兩支二壘打的佳績。這是中華少棒隊在威廉波特世界少棒大賽所得到的第十六個世界冠軍。
結束之後
世界少棒聯盟理事會這幾年一直對我們的少棒聯盟組織頗有微詞,甚至在九三年直接認定組隊方式不符規定而取消參賽資格。而國內棒協與媒體一般的反應都傾向在「美國人輸不起」的說法上。或許吧!但請先想想看,美國的組隊方式是由社區中的小朋友組成聯盟分隊打球,而我們卻以學校為單位來組織,而像是日本高中組棒球隊打甲子園一般的來訓練。何況,世界少棒冠軍對於我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小球員們幾乎是以像在打仗一般的態度來對待這個比賽。但是,威廉波特世界少棒錦標賽,充其量來說也不過就只是全世界喜愛棒球小男孩的一個大型夏令營罷了;以專業對待業餘,以嚴肅對待輕鬆,以訓練對待玩樂,那我們的少棒隊能年年在那取得好成績也就不是什麼值得驚奇的事了。
威廉波特只是賓州的一個小鎮,但是對於這塊土地上的你我來說,它代表了一個逝去的時代痕跡;在一個大人完全無能為力的時空,即使只是自家的小孩子踹了別家小孩子一腳,我們的少棒隊用世界冠軍振奮了整個國家的士氣。但是,背負了全國軍民的期望,經歷著單調無趣的訓練,我們的孩子們是否真的有享受到棒球的樂趣呢?
當他們擊出安打或被三振時,內心所想到的是勝利或失敗,還是快樂與沮喪呢?當孩子們有一天長大,沒有再打棒球的時候,他們是否還會喜歡棒球呢?
世界少棒聯盟在章程上明白的寫著,推展少棒運動的最重要目的是在於協助孩子們鍛鍊身心,培養互助合作、勇氣與忠誠的精神。少棒運動要培養的是一位優秀的公民,而不是一位優秀的運動員。我們的少棒運動發展背負了太多不必要的壓力與期待,在隊名前面的那兩個字承載了太多歷史的責任與悲哀;但在這個XO喝的比啤酒還多的時代,在這個以貪婪、海盜、賭博、不適人居、政治黑暗揚名世界的時代,我們的少棒隊伍們應該可以輕輕放下肩膀上那個太沈重的大義名分了。而且,當孩子們離開隊伍的那一天,我們衷心地希望,他們都還依然真心地喜歡棒球。
後記
2003年我們再度重新報名參加世界少棒聯盟少棒賽(世界少棒聯盟還特地發新聞稿),由北市東園國小取得參賽,無奈亞洲區預賽即以1比19敗給日本代表隊後無緣晉級。
2004年岡山壽天國小代表亞洲區出賽,可以看到選手背包上中華台北四個大字
壽天國小出賽的英姿,以及教練在一旁指導小朋友
對戰古拉索島隊,終於與 勝利的一刻擦肩而過,徒留遺憾
2004年由高雄縣壽天國小取得資格,在擊敗日本取得亞洲參賽權以後,重新回到威廉波特,第一戰以18比0擊敗波蘭隊,第二戰以7比2擊敗加拿大隊,第三戰以2比6敗給拉丁美洲巴拿馬隊,第四戰出戰荷屬安地列斯古拉索島,大戰到延長賽第七局終不幸以8比9落敗,無緣再晉級。
2007年台中力行國小再獲的代表權到威廉波特出賽,但是複賽時與日本隊對
決,延長賽到第十局被日本隊擊出再見全壘打落敗,僅得到第五名,仍然無緣晉級決賽。
2007由台中力行國小出賽
台灣在離開威廉波特這十幾年期間,威廉波特比賽已經有了重大變化。參加球隊已經由原先的8支球隊擴充到16支,為因應參賽球隊的增加,第二球場的興建及啟用;甚至球場加裝夜間照明的啟用及夜間比賽的進行,是威廉波特少棒賽最大的改變。
此時台灣的投手王建民和郭泓志已經分別在大聯盟洋基隊和道奇隊逐漸大放異彩,國人也因著對美國職棒有更佳的認識和了解喜好!
參與威廉波特比賽的我們,也由原來代表的「遠東區」(Far East)改為胸前寫著大大的ASIA,我們變成代表「亞洲」出賽,好不威風,日本也成為一個獨立聯盟,可以直接派隊參加世界大賽而不必在亞洲區搶名額晉級。亞洲區的選拔比賽也經常在香港迪士尼樂園中的少棒球場舉行,而香港也因全球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日本和美國僑民參加當地少棒的比例大增,昔日中華隊的手下敗將,甚至是超級進補丸的香港隊早已經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中華隊還常常遭到擊敗。
威廉波特唯一不變的,是球場的美麗景致,孩童的歡愉,以及主辦單位的用心。
我們捫心自問:就算拿到100次冠軍,我們的下一代何年何月才能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真正快樂而沒有輸贏計較的打球?
威延伸閱讀:台灣棒球沒落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