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參與少棒是小朋友很美好的事情


美國少棒志工教練在教小朋友投球


美國每一個角落都可看到棒球足跡




棒球教育的二元難題


                                                                                      中國時報    林文蘭 2009-12-29


   甫落幕的諸羅山盃少棒賽被操爆的少棒投手手臂問題,伴隨著總統要聽取棒球國是會議的總結報告,少棒養成教育引發輿論關注。然而,當中毋寧存在許多盤根錯節的待解難題。


台灣隊棒球教育的本質和西方完全不同


   首先,針對棒球教育的本質仍無定論。著名的棒球民族誌學者Fine認為美國的少棒聯盟是一種具備「任務取向目標」(贏得棒球比賽、學習專業的棒球技術)和「社會情感目標」(獲得樂趣、交朋友)的文化創生團體。Fine指出少棒聯盟的運動本質並非競賽,而是留下回憶。即便少棒聯盟曾被抨擊為「擬似軍隊組織」。但支持少棒聯盟者均聲稱它可以:減少犯罪或偏差行為、增進容忍力、對球員產生社會效益,例如:提升領導和互助合作的特質。


   不過,這顯然跟台灣棒球競賽文化截然不同。美國社區少棒聯盟主要推廣棒球運動風氣,以地方球隊為導向;台灣則是校際間的棒球競賽,淪落到不讀書的學生才去打球的風氣,採行以賽代訓的模式和錦標主義導向,競奪優勝錦標或代表權,甚至以明星代表聯隊的組訓方式參與國際賽事,從而有別於美國社會組訓動機、訓練特性和運動本質。




少棒透過競賽來學習成為良好的社會公民



日本少棒非常的普及



「推廣運動風氣」還是「打造競技成績」的二元難題


   棒球國是會議決策者不能不面對:台灣基層棒球教育究竟是「推廣運動風氣」還是「打造競技成績」的二元難題。這將主導後續的規畫藍圖、補助方案和人力資源的組訓。


   其次,教育現場如何解決「半文盲」球員的學習困境。結束諸羅山盃賽事的台灣少棒隊,多數剛參加完兩周前在台東舉辦的傳福盃,以及四周前在花蓮舉辦的關懷盃。短短一個月內橫跨中央山脈,參與三大賽事的球員至少有十五天以上不在學校。競技勝利背後犧牲課業學習是學齡球員所肩負的運動代價。


   試問此種棒棒相連的賽制,學齡球員豈有讀書天?更遑論訓練時間往往占掉學科學習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這群球員被訓練成為「青春期的紅土戰士」,校方又有何具體的教學和補課措施?


   筆者任教過的青春期球員,他們將13×30算成1200,面對複雜的數學運算課程,發呆練簽名是避免打瞌睡的良方。他們少數無法寫全二十六個英文字母,也難以熟記四個字母以上的英文單字或說出一句完整對話。如果教育現場的主事者,未曾把教育的目的置於棒球運動之前,我們如何期待球員擁有基本的學力?棒球振興計畫可曾思考過學齡球員學習障礙、補課機制和適性課程?


   第三,應釐清品德教育、棒球文化和競技成績的優位性。棒球隊的服從、團隊合作和拼鬥精神等運動人格的養成,是許多後援會無悔支援的關鍵。然而,集中住宿的訓練環境和生活圈的狹隘,造就出「球場如家、教練如父、隊友如家人」的球隊文化。甚至在家長疏於管教或隔代教養的背景下,棒球變成陪伴學童成長的伙伴,棒球隊更成為相濡以沫和管教的社會化機制。從而隊務的管理在無形中會形塑與陶冶球員的品性。


   也因此,教練扮演的專業角色不僅是訓練球技,更是塑造品德的良師。在基層棒球教練聘約不受保障下,教練淪為校方工友、短期約聘人員、後援會或家長聘用的臨時工,難免終將落入「球隊沒成績、教練失業、球隊解散、球員沒球可打」的惡性循環。這造就了競技成績始終是棒球組訓致力追求的果實。


   能夠成為運動金字塔頂端的天才和職棒球員終究是少數,培養運動習慣和健全人格卻是提升國民素質和生活品質的不二法門。台灣當下致力建構的棒球教育藍圖,不該僅是拔尖而不救溺,不該僅追求球隊組訓數量而不重視運動教育的品質。


(作者曾任國小教師,目前為台大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不分大小,棒球都可以參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兒童棒球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