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中是台北市各級比賽最常用的社子島球場衛星圖


 


20億怎麼花?


  


     振興棒球計劃如何振興如何資源分配


                                                                                                                                                                                                                                                                                                                           


                                                                                                                                                      2010.4.14國王昭書


 


賣膏藥式的棒球振興計畫


   


    棒球振興計畫終於出爐了!


    救「國球」這頂帽子威力還真大,好像如此關頭誰敢反對誰就是等同「叛國」一樣。只是被釘的滿頭包的馬政府難得展現超人的效率,而凡事必定杯葛馬政府民進黨也難得配合贊成。國球好像只有這時候才真的像國球!


    不過深入看看計劃…………….


    唉!畫大餅,說大話,曇花一現,然後準備放大屁!


    原本是誇下海口撥20億,現在風聲沒有那麼緊了,先縮水掉一大堆錢,四年合計只撥12 . 6億。還好,至少還動起來了!


    體委會的先期計劃大家來瞧一瞧  http://210.241.21.133/DOC/4505/PLAN_70_200905222300133.htm    哇塞!錢雖然不多,但卻想要包山包海,對內救職棒,蓋球場,興道德,顧基層;對外組培訓,拼奧運,奪獎牌,揚國威。


    哈哈哈哈哈哈哈………………………………….


    簡直比當年老蔣政權的「反攻大陸」還要有創意也還要艱鉅。我看根本和地下電台在賣號稱有病可以治百病,沒病可以顧筋骨的「萬靈丹」沒有什麼兩樣!只是地下電台還有一批死忠擁護者,雖然服用到最後洗腎率破世界紀錄或是一命嗚呼也照買不誤,就是「挺到死為止!」只可惜行政院沒有地下電台那種唬爛外加洗腦的功力,棒球振興計畫大概連三歲小孩都騙不了!其實如果我們的棒球文化和思維模式不改,我看撥100億也沒有什麼用。


    我們乾脆宣布將啟動「登陸火星」的計劃好了,吹牛乾脆就吹大一點。反正到最後一定和「棒球振興計畫」一樣歸於失敗,但是老百姓心裡還會爽快一點!


    也許行政院沒有那麼壞,不是真的要騙人。棒球振興計畫根本就是趕鴨子上架的「即興式」計劃,總統高聲一呼,下面百官附和,計劃洋洋灑灑,鈔票從天而降,現有基層球隊大旱之望雲霓,誰曰不好?其實行政院體委會可以開始準備為四年以後撰寫「棒球振興計畫執行失敗」檢討報告了!只是那時候的主委不知道又是輪到哪個倒楣鬼,又要面對社會的質疑和砲轟。


    行政院體委會主委隊大概不是什麼好缺吧?否則當時高雄縣長余政憲卸任後為何抵死不願意接任?


誰管你是不是國球


    我的觀點和以前其實多年來都沒有變,那就是「全面提升參與面」。校隊和社區棒球二元發展並進,這是我一貫的主張。台灣從來都沒有做到!


    從少棒就要開始,而且一定要真的去執行,再多的計劃做不到都是「作文比賽」。校隊目前在台灣棒球發展上有無可取代的優點和無法解決的缺點,這是一定要確實認清!


    台灣的三級棒球發展,看似金字塔般的逐級而上,十分的完整,其實是煙囪式的封閉情形,一旦進入棒球隊,就註定了對棒球以外的事情一竅不通。搞了40年,依然如此,這種情形和經費的多寡以及政府救不救棒球關係並不算大。這完全是台灣棒球畸形文化發展過程裡面所造就而生的結果。


    美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大概不會發神經的突然要政府編列大筆的經費去「救棒球」。更不會無聊及噁心的天天在各種媒體上大肆吹噓「國球」。就是自然而然得讓民眾真心的喜愛和參與。大人小孩都愛棒球,至於是不是國球,奧運或是經典賽輸球那又怎樣?棒球比賽照樣人山人海,球場滿坑滿谷。


    至於天天高喊「國球」的台灣,一場職棒兩萬觀眾席的球場,啦啦隊聲音鑼鼓喧天,好似非常熱鬧。實際入場千餘人,場面冷清到空氣為之凝結不說,其中還有不知多少人是賭徒組頭和小弟充斥其間,真正觀眾剩下幾個?這是「國恥」嗎?


圖中每個黑色圓圈代表一個球場,總共有幾座?(日本東京大宮運動公園簡易球場)



先顧好15歲以下的棒球基礎和參與層面


    這兩個世界上棒球發展執牛耳的國家,十六歲以前完全是由地方民間社團來發展,政府所唯一要提供的就是充分而必要的場地,並且排除一切參與的障礙。日本東京人口不知比台北密集多少,但鄰近江戶川每到假日社區少棒球隊人山人海,球場更是一座接著一座,東京土地比台北便宜嗎?


    日本高中甲子園瘋迷全日本,甚至瘋到台灣來,台灣現在加入日本高校棒球隊的國中畢業學生也越來越多,那也是16歲以後高中生的事情。但是你有聽到日本全國國中、國小年齡層面的棒球一天到晚在苦練只為了搞定於一尊的「全國賽」或是全日本代表隊的「選拔賽」嗎?


    就連古巴的棒球也是以國家的運動醫學專業分工,對有運動天分的小朋友早則 56 歲(如體操)晚則 10、11 歲(棒球、田徑等)就選入『國家體育中心』做專門培訓。這個中心成立的目的決不是像咱們台灣一樣對小朋友拼命操贏拿冠軍就是老大;相反的,對小朋友經過生理和家族遺傳調查以後,認適合做棒球發展,到13歲才開始最初步的棒球練習。13歲在台灣可能很多小朋友已經因訓練過度而導致運動傷害了!




2005古巴少棒來台比賽



    2005年台北舉辦少棒國際邀請賽,古巴隊也在邀請名單之中。很令人失望的,古巴少棒非但沒有我們所熟知「紅色閃電」的威力,根本就是一群待宰的「滷肉腳」,甚至還有選手穿皮鞋上去比賽,但是有人因此認定古巴棒球不強嗎?


    古巴是共產國家,台灣號稱自由民主國家,自然不能像古巴這樣子搞棒球。但是我們既不能學古巴,也比不上美、日兩國的普及,只有我們獨步全球卻會操死一堆自己選手的「台灣式棒球」。究竟成效如何,大家心裡有數。


    光是拿台北縣市地區所有現有社區球場、正規球場、運動公園及各河濱公園的簡易棒壘球場加起來幾乎快要將近50座,難道社區少棒和青少棒永遠都發展不起來?台北縣市加起來人口多少?國中和國小有幾所學校組隊?有幾支社區少棒球隊?那這些球場到底給誰用?又為誰而蓋?


    台灣15歲以下的中小學年齡的學生到底有幾個人曾經有機會進入棒球場,穿上制式球衣,打一場正式的棒球賽?有沒有達到百分之十以上?留下一些人生學習階段的重要回億?根本沒有。



台北縣市地區部分球場衛星圖



還是原本的少數重點學校分到款項


    如果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學齡學生在15歲以前可以打過一場棒球,那這十幾億補助的重點和發展對象到底是誰?是重複投資在這百分之十的極少數「棒球精英」?還是開發那未曾參也無從參與的百分之九十學齡同學?


    不要每天只會搞樂樂棒球。樂樂棒球就是美國六歲小朋友玩的TEE Ball,是自家後院玩的遊戲。我們取了一個非常美化的名字,叫樂樂棒球,這還不打緊;我們教育部還煞有介事的大搞 「全國賽」,有了樂樂棒球就是國小孩童棒球的一切。乾脆請政府編預算比照威廉波特少棒賽模式,舉辦樂樂棒球「世界大賽」,邀請美日及中南美洲國家派隊參加。看會不會笑死人!這等於是人家在比F-1一級方程式大賽車,我們在比賽火柴盒小汽車!



台灣國小瘋狂推展的樂樂棒球比賽


    有些傳統棒球學校已經提報計畫,少則獲得兩百多萬元補助,多則五、六百百萬元補助,比賽成績優異的學校補助更多。但是整個基層棒球扁平化的發展有落實了嗎?


    環顧你的四週圍,國中和國小的小朋友參與棒球的機會增大了嗎?阻礙棒球發展的障礙排除了嗎?到處樹立「禁止打棒球」的警告標語拆除了嗎?非棒球隊的學生也可以玩到棒球了嗎?


    我們不要求那百分之九十無法親身參與棒球的同學一下子全都湧入球場,那就太做假了。如果再多提高百分之十的參與率就好,每年再增加一點,如此穩定的成長,台灣的棒球還需要刻意的撥大錢搞計劃來救嗎?


    但是整個計劃只有攏統的看到球隊數要增加多少,從來沒有深入調查地區特性,家長經濟背景,組隊問題分析。只有一股腦的錢砸下去,看似公平,實則問題叢生。我決不相信台北縣東北角和屏東鵝鑾鼻組隊和訓練的模式完全一樣。一邊冬季陰雨綿綿,一邊落山風颳風不斷,光是場地的要求就大有學問。都市密集的人口以及有較佳的經濟來源,反之鄉下有較廣闊場地但貧困的經濟,如此差距在發展棒球上就天差地遠了!


    是錦上添花還是雪中送炭?是要每個人將來都當職業棒球選手,只能以棒球做為唯一出路?還是讓在15歲以前每個想打棒球的人都可以充分參與,長大以後進入各行各業,克盡職責,進而將來終生支持棒球?這一點,完全沒有呈現出來。要扁平發展,就得在15歲以前國中、國小階段降低菁英般的重點發展。不可能同時又要扁平式的發展,但又要要求頂尖的競技成績,天下絕對沒有那樣一魚通吃的美好事情。到底要哪一種?


   台灣職棒涉入賭博的選手哪一個不是當年學生棒球中出類拔萃的「菁英」?


   這筆12.6億的經費究竟是要扁平式的發展還是要搞菁英式的競技?


從來沒想過要搞社區棒球


    台灣學生面對棒球最大的悲哀就是,學校沒有「棒球校隊」就永遠休想要摸到棒球。「棒球校隊」的模式成就了一切,也阻隔了一切。台灣棒球全靠極少數校隊以及政府補助經費運作的精英棒球模式,簡直比共產國家還要共產!


    社區棒球在台灣不是沒有。


    其實每個假日社會乙組的棒球賽和隨處可見的慢速壘球隊就是社區發展的經典。這些球隊代表了誰?無非就是代表了一群志同道合,假日喜歡打棒球的社會人士自然的結合;這是對棒壘球最真誠的喜愛。這些球隊有全靠政府補助經費才成立嗎?


    政府只是提供了其實已經少得可憐和維護不佳,甚至有些破爛和醜陋的「簡易球場」,但是民間力量就可以蓬勃自由的發展。每次「總統杯」壘球賽全台灣動輒上千隊報名,冠軍隊還風光的進總統府接受國家領導人召見合影留念,好像當年三級棒球隊出國比賽凱旋而歸的盛況。主辦單位更沾沾自喜,認為這是絕佳政績。但是這種模式為何不能向下延伸結合到社區少棒和青少棒的模式?


2008年第六屆總統盃慢速壘球賽大專組冠軍和總統馬英九合影



    還是因為小孩子沒有選票,所以社區少棒和青少棒就隨你去死。至於社區乙組和社會上普遍的慢速壘球隊辦比賽一定會有民意代表出面爭取經費贊助,這是民主政治的必然嗎?假設當官的都是棒球白癡,那一天到晚出國考察究竟是在考些什麼東西?憲法可以修改,總統可以直選,搞個社區棒球給小孩子玩這麼困難嗎?


    台灣檯面上目前的大官主要都是留學美日兩國,偏偏這兩國就是棒球大國,這些大官們難道留學期間只是書呆一個,對於美日社會的運動發展完全一竅不通?就算不懂,以現今資訊流通的方式,難道學習別人社區棒球發展模式的優點如此困難?還是壓根就根本沒有想要做?


   「棒球振興計畫」其實就是以舊有的思維和模式再將經費撥發一次而已。至於有沒有成效,那是四年以後的事情了。反正也不會有人真的追究,若真要追究也只是再編列一條預算,再撥一次錢,如此重複,經年不已。


國情不同不是藉口


    1997年台灣宣布退出LLB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賽,原因是無法符合大會要求我們的社區棒球組訓規定。其實從1969年我們第一次以台中金龍少棒的名義參賽奪冠以來,就一直不符合大會的組隊規定。但是我們一方面只想參賽奪冠,另一方面違反大會組訓規定的情形只字不提,只是不斷的以「國情不同」以及「美國人輸不起」來麻痺國人。直到1993台中太平少棒隊在塞班島遠東區少棒賽獲得冠軍,但世界少棒聯盟以組隊不符該會規定,直接將我們取消參加世界少棒賽資格,小朋友在電視鏡頭前哭得死去活來,這個問題才白熱化,完全無法再迴避。


我常常想,「國情不同」根本就是執政者拒絕或是逃避改革最好的藉口。    


    如果「國情不同」那麼我們現在應該還在實施「帝王制」,孫中山吃飽太閒好好的醫生不當,還搞什麼「革命」,搞一次不過癮,搞它個十次,非要成功才過癮。大家現在應該頭頂留辮子身穿長袍馬褂,女人應該裹小腳,大夥兒出門應該搭人力車,怎麼還讓夷國番邦的BENZBMW高級轎車滿街跑?男男女女大家時髦的穿西裝打領帶、迷你裙高跟鞋,嘴裡吃著麥當勞就不會有「國情不同」?


    政府更應該直接下令全國禁止打棒球和藍球,因為棒球和藍球根本就是洋鬼子強行推銷的產物,豈止是「國情不同」,比賽中場還不時有身穿清涼服裝的辣妹啦啦隊表演,伴隨熱門音樂,根本就是「傷風敗俗」「蠱惑民心」。直接全面禁止來個釜底抽薪,全國學子只准跳繩、踢毽子、玩扯鈴,樂器只許彈琵琶古箏,這樣子可以了吧?


    憲法可以改,總統可以直選,政黨可以輪替,但是組織社區少棒、青少隊就會「國情不同」?所以永遠無法達成?反正只要是學齡學童球隊,往學校塞就對了。只要學校當家的校長不同意學生打棒球,學校老師主任反對,社區抗議棒球太危險,通通不准打棒球,連「摸」都不准。就算學校有十個陳金鋒和王建民也一樣鬱卒到死,人才埋沒是你家大事,天皇老子也無法奈他們何!考績還不能給他們「丙」,否則就是「迫害」。那想打棒球的小孩子究竟在校園內被「迫害」了多久了?從白色恐怖時期到二次政黨輪替,比戒嚴時期還長。校園棒球被打壓的情形會因為「棒球振興計畫」就有所改變嗎?


    如果社區有心想自己做,學校還不准,地方政府盡是找麻煩,非校隊場地故意不給用。當初兒童棒球國星期日下午在台南市崇學國小棒球場以及後來的台南縣七股壘球場都遭遇到相同的問題。


    我只想要說12 . 6億雖然是政府的預算,實際上是你我的稅收金。我們可不可以要求政府編列發展最基本的社區少棒經費,保證並且鼓勵社區少棒的運作,依推展得失修正後再進一步推展到社區青少棒,一步步向美、日棒球先進大國看齊靠近,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錢,不是只有事關政府的績效或少數球隊的發展。也不是台灣到處慢速壘球蓬勃發展,社區少棒卻從未聽聞,豈不是非常奇怪?


  「棒球振興計畫」根本就是應該以振興「社區棒球」為第一優先!


學生課業如何提升?


  「光打球不念書,棒球從根爛」...................................................



是這次職棒暴發賭博事件各方對選手檢討的一致結論。但是在這次「棒球振興計畫」中如何提升參與棒球選手的課業程度以及追蹤辦法均沒有深入著墨,也看不出創新的辦法。



    棒球選手功課差其實不是甚麼大驚小怪的事。


    最嚴重的事情是小朋友從因為打棒球所以對課業開始有了嚴重的偏差觀念,第一種認為打棒球可以功課自動蒙混過關;第二種則認為反正我就是功課不好才來打棒球,父母也同意;第三種則認為我打好棒球可以為校甚至為國爭光,因此功課太差自然有大人會幫忙處理。其實只要球場上的教練和課堂上的老師加上學校的政策三方合力把關,這種情形其實是可以扭轉和遏止的。只可惜台灣長年來卻是教練、老師、學校政策三方合力放水,而且是全國通行,造就了一堆功課一窩爛且毫無任何知識程度的棒球選手,最後離開球場以後成為社會邊緣人。


師範大學畢業時的王清欉和謝長亨



    台灣棒球和課業並行成功的球隊不是沒有前例。早期的華興中學棒球隊就寢後廁所燈下苦讀,星期一全校週會時固定會有棒球隊同學被抽到司令台上做國文和英文課文抽背,總教練方水泉就在台下緊盯著背書的同學,如此誰敢胡來?孫金鼎和黃清輝後來都考上台灣大學。謝長亨、黃武雄、王清欉和康正男等多人也都順利從師範大學畢業。比起後來很多冠軍球隊的選手保送師範大學卻不敢前往報到就讀,差距何其之大!


    現今高雄縣金潭少棒隊在教練和學校的輔導下多項學科競賽代表學校出賽,擊敗其他學校資優班參賽者。只是高雄縣其他國中青少棒教練非常不解的認為:「反正升上國中高雄縣沒有一所球隊會要求學生念書,結果還不是一樣。何不乾脆國小就全力投注在棒球練習上?」為此還多次向徐宏根教練「曉以大義」,希望改變方向,全力投入練球,課業則隨它去啦!徐教練不但拒絕,反而認為一個打棒球的選手將來要花很多時間在球場上,因此國小階段更要將基礎課業打下根基,將來建立自我學習的能力,課業絕不放水。也因此金潭國小沒有在棒球全國比賽成績大放異彩,許多人都不知道有這樣的一支球隊存在。


台中市向上國中青少棒隊



    台中市向上國中棒球隊更是貫徹球技和課業並進。練球時間全力練習,夜間上課衝刺學業,課業太爛管你球技多神,比賽就是沒份!教師兼教練的江政權和康立群為了建立此一制度,開始很多人譏之為「怪胎」。甚至還被棒球界以及棒球協會內一些幹部斥之為「棒球叛徒」。質疑他們不全力操死選手,提升比賽成績,爭取棒球榮譽,還有時間去搞課業。我覺得如果球技高超大字卻不識幾個,丟臉都來不及了,將來是準備要去蠻荒地帶當野人或是泰山嗎?這又有什麼「榮譽」可言呢?也許向上國中棒球隊眼前比賽成績不甚亮眼,但是長遠實施下來我相信必能撼動整個球界。


    如果花一堆錢但十幾年以後又造就出一群課業差、品德低、打球放水最後前途茫茫的棒球浪人,那花這些錢究竟是要幹什麼?

最簡單的要求    

    我們對「棒球振興計畫」其實沒有什麼期待,卻有最小的幾點小小的要求。



第一:基層少棒、青少棒全面扁平式朝「庸才化」的發展,多收庸才,看似飯桶笨蛋一堆,其實反而必出英才。讓台灣從都市到鄉村,山巔到海角的小朋友都能輕易的參與到棒球。不要一心只想搞「世界冠軍」!那是癡人說夢。


第二:學校棒球隊的系統之外,全立發展社區兒童棒球,二元系統並行發展,相互截長補短,再依發展成效調整。


第三:嚴格提升選手課業素質,尤其對於一心只想爭取「中華代表隊」而置學生課業課業不顧的學校球隊,必要時選拔賽比賽成績出爐立即全體做課業評鑑,成績太差者立即由第二、三名球隊選手遞補,依此類推,只要嚴格執行一次,殺雞必可儆猴,如此可形成慣例和依據,選手自然不會「光打球不念書,棒球從根爛」,也會迫使教練調整練習時間和方向。


    先全力完成這三點就好。



    我的觀點也許永遠是非主流,但我就是這樣堅持,還要繼續組織兒童棒球國。


    讓國小孩童畢業紀念冊上的生活照片中每個小朋友都有穿著棒球服參與正式棒球比賽的照片,如此人人一生對棒球充滿正面的回憶,伴隨每個人成長,進入各行各業,棒球變成不是只有極少數「棒球隊」的專利,此時誰還管你國不國球,大家都真心喜愛,這樣不是就真正做到了救棒球嗎?



讓小朋友國小畢業前都有機會穿棒球服打一場正式的棒球比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兒童棒球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