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莊勝雄教室系列報導(二)
(7)體能、心理、觀念
棒球運動相當倚賴充沛體能作為技術後盾,但體能訓練的枯燥乏味與辛苦常令選手不自覺想敬而遠之。莊勝雄把體能趣味化,並解釋目的意涵讓球員的被動意識轉為主動,以激發選手誘因方式達成訓練目標。
莊勝雄說:「所有的體能都有其目的。教練需要在設計課程同時,於實施訓練前詳細的解釋為什麼必須如此付出體力。職業選手對自身工作是有所認知的!在充份了解體能訓練對技術改進的幫助後,他們會慢慢自動自發的願意去確實完成訓練課表內容。說服並幫助選手得知訓練目的才是關鍵。」
至於投手需要加強的重量訓練,著重於腰背肌力、肩部旋轉肌群,其他輔助訓練則避免過重;可多以技術動作的次數增加強化比賽時所需的力量。莊勝雄說:「練習的目的是為了比賽,用最接近比賽的方式進行練習,會達到更好效果。」
在投手的守備訓練上,莊勝雄指導了幾項觀念:第一是一壘有人時打者失敗短打投手故意不接殺的處理。他表示:「做這個高級動作時,眼睛一定要無時無刻看清楚球的落點!因為打者和跑者第一時間都會愣住因而起跑變慢,穩穩的傳向二或一壘抓下其中一個出局數即可,不需急於造成雙殺導致失誤。」
其次是關於接獲投手前滾地球策動雙殺的處理:「要訣在投手的墊步要確實朝向二壘,在時間上絕對是能完成一個出局數的。」另一個關鍵,則在於墊步的同時盡量能離開有高度的投手丘,以避免受傷或影響傳球準確性。
延續這個動作,莊勝雄強調兩人一組短距離投打練習基本功(toss)的重要。他以兩分半鐘計時訓練方式,要求投手儘速在投出球後完成守備動作同時,連續下次的餵球。「不一定要使用上肩傳球!比賽時視距離而定。關鍵在練習腳步面向目標與手腕的靈活運用。這種類似內野手的傳球方式才能縮短時間。」
在投球心理和觀念方面,他也說明了如何幫助二軍選手一一浴火重生的方法。「好的技術能帶來信心,而反覆練習打下良好技術的基礎,才能在比賽中隨心所欲發揮,也增強自信。」對於心理障礙的選手,他表示:「這就要考驗教練給予他機會找出信心的時間點。」
無獨有偶,莊勝雄和郭泰源本季協助許竹見『首勝一定要拿!』的復活觀念有異曲同工之妙。「能進職棒的選手都有一定長處,常常只是欠缺經驗。我們球隊的小野晉吾在二軍奮鬥九年就是很好例子。上場時有再多恐懼都沒有用!一定要有重新出發的轉捩點。」
這樣的點對投手來說,經常就是第一勝!小野在去年以不錯內容拿下3勝後,今年奪下14勝,莊勝雄期許中信鯨投手都能在未來變成「超流」選手
(8)好學習的旅日名投
「二郭一莊」當中郭泰源、郭源治的帳面成績確實亮眼,但就背景而言,其實從莊勝雄的『鐵臂』封號不難想見當時羅德隊的整體戰力相對弱勢。對於長達21年的選手加教練生涯,到今年球季終獲冠軍,莊勝雄在返台的第一天就透露出完成夢想的感受。
和二郭不同的是,莊勝雄反而成為三人當中在日本延續職棒生涯最長久的一人。他用玩笑式的棒球人生哲理訴說:「每個人的財產天註定!我大概是屬於慢慢分期拿的那一型吧!」也因為成績不若二郭亮眼,莊勝雄更提醒自己『時時刻刻不忘學習』。一路走來累積在身上的無形棒球智慧,已足夠讓他肩負二軍兩項重要教練職務。
莊勝雄自豪的向中信鯨選手說:「只要在球場上關於丟球的動作都可以來問我!」事實上青棒時期也是野手出身的他,確實運動協調性極佳;在教導中信投手教練謝長亨利用美式足球調整投手姿勢時的長傳示範時,莊勝雄所傳出球完美的弧線和旋轉,就令人驚艷他幾乎可以改行當四分衛。
對於這些豐富的經驗,莊勝雄說他的觀念是『無處不學』。「不是每個日本、美國教練都是好教練,但是從他們身上一定能學到我沒有的東西。」再經過他自己的去蕪存菁,羅德隊選手和這次台灣後輩所享受到的,是極為優質的棒球資產傳承。
莊勝雄也注重和選手的溝通,這可能跟他曾經歷經姿勢改造的失敗低潮有關。他強調:「除非基本動作真的太差,否則問題不大的選手,可以慢慢針對幾項缺失逐一修正,千萬不要急躁!教練在幫助這種選手期間最重要的就是耐心,也要博得選手的信任。」所以他才會在反覆練習技術的過程中,配合科學化證據輔助說服球員。
就連從選手身上,莊勝雄都覺得必然能有「教學相長」的收益。個性古道熱腸的他形容自己是「停不下來的人」。「而且我覺得每一次教對方後他們的回饋,能刺激我往其他方面補充思考,或找到更新穎的訓練方法。」就是這般如同他投球順暢的柔軟身段,讓莊勝雄把投手丘上的鐵臂風骨,成功轉移到仍持續中的棒球生涯上。
(9)成功男人的賢內助
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必有位偉大女性,莊勝雄身後的 高麗雅 女士亦不例外。在東京認識的兩人沒有刻骨銘心愛情故事,卻一路扶持多年。談起過往,高麗雅笑說:「很平淡,也沒有什麼愛情全壘打的浪漫情節。其實當初我是被請去當活動翻譯,才和他認識的。」
兩人結識不久結婚後,在日本攻讀日文碩士已拿到學位的高麗雅,在工作過短暫時間後決定當起全職家庭主婦;當時研究所同學多以擔任教職的她沒有後悔這選擇,這也讓常年必須在外征戰莊勝雄無後顧之憂,專心球場之上。而說起老公的努力過程,高麗雅仍心有不捨:「他就是因為沒有專屬翻譯,才在認識後想說向我學日文。」
學日文的目的,就是為了和隊友教練加快熟悉腳步。莊勝雄在異鄉一步一腳印的認真,高麗雅通通看在眼裡。擔任教練之後,莊勝雄還必須定期於球團開會時繳交書面報告以供教練會議討論;聽、說、讀都已經沒問題的他面對繁複日文文法還是頭疼,只好請碩士級太座出面,一人口述、一人執筆,高麗雅成為莊勝雄場外的『最佳強力救援』。
目前成績都相當優秀的一對兒女,也遺傳了莊勝雄的運動員血統。老大女兒高二,是籃球校隊。老二則和爸爸一樣打棒球。高麗雅說::「弟弟可能真的遺傳他爸,從小拿到什麼東西都丟!有一次還把橘子丟到吊燈裡。」不過由於父子聚少離多,現在小小莊常抱怨老爸「為什麼只教別人打棒球?」莊勝雄則認為國二的他先培養興趣就好,傳承衣缽還是老遠的事。
鐵漢柔情,鶼鰈情深從小地方就看的出來。在球場上專注教球的莊勝雄,每每在課間空檔就會詢問在寒風中站立 許久的 夫人:「會不會冷?要不要到休息室等就好了?」球場活動結束後,也都算是形影不離,把空閒時間第一順位都留給她。莊勝雄用平常生活上最實質的關心,感謝這位得力助手的馬拉松式相挺。
莊勝雄21年的日本職棒生活,有十多年期間有高麗雅在身邊牽手並行。高麗雅幸福的形容這種兩人都愛的平淡:「就像綁在一起走的『兩人三腳』!」她甘之如飴的替莊勝雄打點球場之外的一切。說著,忘記電話的莊大投手又轉身尋求協助:「那個某某某號碼幾番?」日本語所謂的『內助之功』,大概就是這意思了吧!
(10)認真細膩的處世觀
成功絕非偶然!即使選手時代比賽、談薪屢是過程辛苦結局有憾,但鐵臂撐局、苦幹實幹的性格,也讓莊勝雄換來綿延不斷的棒球教練生命。以外國人之姿能站穩日本職棒競爭激烈的環境,認真而細膩的處事態度讓他適應良好。
莊勝雄棒球教室除了技術、觀念、科技等等之外,以媒體角度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其實更值得國內棒球學習的,就是他對棒球一絲不苟的『態度』。第一天的記者會,他用心把與會人名片整齊收起,並在當晚要求中信球團通知記者佩掛證件。莊勝雄說:「多年沒回台灣,跑新聞的幾乎過了三代了,我要認識大家。」
再看他對講座課程的準備:在日本休兵期間他早已為此行作儲備體能的行前訓練,每天因內容豐富不得不拖延多出近兩小時的講座,莊勝雄展現不符合他實際年齡的充沛活力。前兩天不能一同上課的北體棒球隊同學,他還主動關心,總會多花十來分鐘和他們相談。每天期待著接收新奇,大概是面對這位傳奇人物的一群小朋友在棒球教室中最開心的一件事。
親力親為的他也不放過攝影解說這項重要課程的操作。在國訓協助人員拍攝後的剪片工作,都由他熬夜完成。這一切,在在說明了他對棒球的執著和之所以能成功關鍵,這樣的氣質,或許正是亟欲突破的台灣棒球人所真正需要的重要環節。
離開前留給台灣的話,對即將屆臨的世界棒球經典賽,莊勝雄說:「WBC中華隊會很艱辛!旅美的球員表現會是關鍵。」他也鼓勵後輩:「雖然我們和日本有段差距,但短期賽事的不確定性很大。」莊勝雄並建議:「日本投手控球好,配球細膩,可以多研究分析他們的模式。」
最後莊勝雄用詼諧態度談到拿手彈指球路:「那是老人在用的,不建議學啦!」但他仍解謎了一項重點:「彈的時候要把指尖力量平均灌注球心,就像排球發飄球的掌擊道理一樣。」
何其有幸,短短幾年記者經歷,對棒球狂熱的我已經和二郭一莊當中的兩人有過近距離接觸。從郭泰源和莊勝雄身上,用心的球員一定能體驗迥然不同的哲理;台灣棒球,需要更多這樣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