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他們的快速反應不可思議


 


向傑出棒球員致敬


                                                                                                                         


                                                                                         2009.7.1 國王昭書




 

傳奇球星Ted Williams1941年創 下0.406的打擊率


   



     面對美國職棒世界大賽投手所投出的快速球,打者必須於剎那間決定是否要揮棒。投手在將球投出的那一瞬間,他們的腦筋與身體反應速度之快,超乎物理學家的理解,也使詩人之瞠目結舌。


    光是快速球其實並不可怕,如果一個投手只會投快速球,那他在大聯盟是很難混下去的。棒球之難打是因為投手會快慢兼施且投球變化多端。



 



 Orel hershier 1988年創下連續59局未失分






Tom Glavine球速不快,但是控球精準



    近年來被大家認可而且是準名人堂的投手如麥達克斯(Greg Maddux)葛拉文(Tom Glavine)馬丁尼茲(Pedro Martinez)郝西瑟(Orel Hershiser)或是當紅的洋基隊張伯倫(Joba Chamberlain)紅襪隊派柏本(Jonathan Papelbon),都可以說是棒球中的編舞者,他們可以在行進時循著彈道起伏,猶如在風中跳舞,且在最後一剎那掠過好球帶邊緣。


  




紅襪隊現役救援王Jonathan Papelbon



    打者要在零點幾秒的時間哩,判斷這個快速球有多快,會不會有變化,是內角球還是外角。即使是全聯盟打擊最好的球隊,平均十次打擊,安打還不到三支。


    大學時曾練過棒球,現為運動醫學專家的吉布勒說:「在兩者均為動態的情況下,試圖以棒球棒擊中棒球,是所有運動中最困難的。」


    當然以「動態」來描述實在不夠貼切,因為這之間的速度快如子彈。


    通常快速球離開投手的手以後,只需0.4秒就到達本壘。打者完成一次揮棒動作約需0.2秒,而揮棒的最初0.05秒還來得及收回,因此讓打者決定到底揮不揮棒的時間,只剩0.15秒。




 



一代巨投Pedro Martine



在這稍縱即逝的時間裡,大部分的人連按下馬表再按停的動作都做不完。

    而洋基隊「火球男」張伯倫Joba Chamberlain所投的球可不是普通的快速球,他投的快速球不到0.4秒就已抵達本壘板。這麼快的球,打者怎麼打得到呢?






火球男Joba Chamberlain是洋基當紅選手



 

    曾經六度贏得國家聯盟打擊王的前聖地牙哥外野手葛恩說;「當舞踏進打擊區,我是抱著自己可以打出安打的心理上陣。在打擊區裡我必須充滿信心,這是打者與投手間的一場心理戰。」


    顯然的,傑出的棒球員是和一般人不同的。吉布勒說:「他們簡直是基因突變,可以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事」


    打擊者在觀察投手投球質量時,就像畫家辨別一色系不同色調顏色時那麼尖銳。一般人站在打擊區內,如果看得到球通過打擊區的話,那算是不錯的了。不過在棒球員眼中,可以看到皮製棒球在高速旋轉中,到底是呈現「兩條騎縫線」還是「四條騎縫線」。


    他們可以重中分辨出投手會採取什麼樣式的握球法,看出是不是變化球,判斷球在什麼時候會突然偏行。


     張伯倫的快速球從投手板到本壘只要0.375秒鐘,這大概是眨一次眼睛的時間,一般人每三到四秒鐘眨一次眼,如果正好在球投出的那一剎那間眨眼,那可能連看到球的機會都沒有。有些運動員似乎天生就有一對「快眼」可以把快動作變慢。


    大部分棒球員在打擊是靠經驗的累積,在無數次遭三振與高飛球接殺後,他們建立了一套辨識球路的公式,看投手手臂擺動的幅度,手指握球的模樣,球離手的剎那,以及球旋轉的程度,就可以決定該不該揮棒。



   



籃球大帝Michael Jordan打棒球就是差一截



    想擊中時數90英里快速球已不容易,要正中球心,想打個正著更是難上加難,。打者要能分辨90英里與95英里快速球的差異,否則兩者間0.002秒的速度差距,已足以使你擊出界外球或高飛球。


    投手不能光是會投快速球,因為打者終究將學會判斷不同的快速球速。像麥達克斯這樣的傑出投手,,他還有其他法寶能困惑打者。他能使用同樣的投球姿勢,同樣的角度,投出慢速變化球,而這會使打者揮棒的節奏亂掉。


    盡管投手投球變化多端,但是葛恩認為一旦站上上打擊區就不要想太多,只要盯著球,做出適當的反應。考慮太多反而危險,屆時自己「出局」的機會將比被投手「三振」機率還高。



 


  美國棒球語錄,打擊篇:


 

「打擊率三成就是優越的表現,這三成數字就可看出打擊技藝的困難。而有哪一種事務能完成百分之三十時就說是優越的?學生考試只會百分之三十怎能及格?律師只贏百分之三十的案件怎能算是好律師?」


                                                                                                                                 ------Wade Boggs


「有一年的球賽紀錄統計顯示,打者面對一好球無壞球時,當打者面對一好球無壞球時,他們的平均打擊率是二成二九,面對一壞球無好球時,這平均打擊率就增高到二成六七,這表示投手第一球時要投好球的重要。」


                                                                                                                                   ------Joe Morgav


「如果全壘打能打出百分之八,安打能打出三成,這就算是技藝優越,但盜壘要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功率才算好。」


                                                                                                      ---------投手教練 Ray Miller


「在我為洋基隊表演的十八年中,我的打擊率是三成以上的,可是在我最後一年時,我只打出二成三七,這使我一生的打擊率也就降到二成九八,不是三成,每次我想到這點實,總令我想哭。」


                                                                                        --------洋基過去著名球星 Mickey Mantle


「有一個球隊的投手投的球我特別能打,所以每次輪到這投手投球的當日,我常會叫一部計程車到旅館去接她,我不要他來球場的途中迷失。」


                                                                                                                --------全壘打王 Babe Ruth


「現在會打長球的打者不像過去打長球的球星(如全壘打王 Babe Ruth)會有那樣高的打擊率,原因是過去很少有投手投滑球,也沒有那麼多救援投手上場。再者,現在打全壘打比較容易得高薪,所以打者也就不太顧慮被三振或打擊率低。」


                                                                                                   --------紅雀隊總教練Tony LaRuss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兒童棒球國 的頭像
    兒童棒球國

    兒童棒球國 Kids Baseball World

    兒童棒球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